“宜业尚品、造福人类” | 推动实现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
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阎晓峰向全行业提出了“宜业尚品、造福人类”发展新理念、新目标。这一新理念、新目标切合建材行业的发展实际,既是国家发展大目标在建材行业的具体体现,又是谱写建材行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神来之笔。
在之后召开的2020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展示博览会上,阎晓峰作了题为以新业态新目标推动非矿行业发展新突破的重要讲话,首次公开对“宜业尚品、造福人类”行业发展新目标的提出背景、深刻内涵及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精辟而权威的解读。同时,他要求非矿行业要从探索深化以资本为纽带的发展模式、探索集约式研发创新模式、探索打造高端产业集群产业园区、推进行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等5个方面,有大担当、大作为,有更高站位、远大抱负、国际视野、人类情怀。让全体非矿同仁倍感荣幸,备受鼓舞。
一、非金属矿行业要争当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 发展新理念的主力军
非金属矿是指自然界除了金属矿产、燃料矿产和水气矿产之外的,在当今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供人类社会需求而提取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合物或可直接利用的天然矿物与岩石。它是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矿产资源之一,也是为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矿产。其被人类开发应用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石器时代,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和刮削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都具有代表性。
非金属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被人类社会利用的非金属矿的品种越来越丰富,数量越来越多。在当今社会,非金属矿及其矿物材料,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和功能材料,与高技术新材料产业、重点基础原材料产业、环保与生态产业等密切相关,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冶金、建材、化工、石油、机械、轻工、环保、生态建设等领域。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金属矿工业,不仅担当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资源保障、民生改善、安全供给的重任,而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国际竞争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纵观当今世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经过几代人的奋斗拼搏,我国已成为世界非金属矿大国。非金属矿工业有力地支持了各相关工业部门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金属矿业取得长足的进步,非金属矿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矿业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据相关资料,2010、2011年我国非金属矿产产值已经分别超过黑色、有色和稀贵金属矿产产值。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种类多、用途广、市场大、发展前景好,是有目共睹的。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产业蓬勃发展,非金属矿业也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非金属矿产业规模稳定向前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技术装备水平持续提升,在原料粗加工向材料深加工、产品低值加工向高值化加工、高耗能向绿色加工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原辅材料产品产能过剩,高值化、系列化矿物功能材料产品开发应用迟缓,行业科技创新总体实力不强,标准制订滞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弱,高端领军人才匮乏,商业模式落后,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等问题和矛盾依然突出。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非金属矿工业的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进步以及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伟大的历史交汇期,要实现由非金属矿大国向非金属矿强国的跨越,全行业必须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紧扣产业发展特征,强化担当,众擎易举,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竞争导向目标牵引,全面推进绿色、协调、融合、均衡、开放发展,服务建设,服务国防,惠泽民生,造福人类,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争当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 建材行业发展新理念的主力军,推动实现中国非金属矿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二、非金属矿工业的“宜业尚品”与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的着力点
对非金属矿行业而言,“宜业”就是要矢志不渝地追求发展与人类文明进程合拍,与当代科技进步同步,与当下先进生产力水平相匹配,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并行;“尚品”就是要始终遵循“矿要成物,物要成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材料勘采、提取、研究、制造和应用的基本规律。非金属矿因其产品、制品独具结构多样性的特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既有“宜业”的腾挪空间,又有“尚品”的基因禀赋,是造福人类的安全基石。
宜业尚品是一个动态、优化的发展过程,造福人类是一个持续、永恒的终极目标。在践行“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建材行业发展新理念的征程中,当前及今后,非金属矿行业应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为重点。
(一)以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激发科技创新新动能
研发石墨、萤石等战略矿产精深加工技术及重点矿种新一代开采技术,突破难选伴生、共生矿的选别方法理论和选矿技术;攻克生物医药载体用纳米矿物材料、土壤改良与治理用矿物功能材料、环境污染治理矿物功能材料、新能源领域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新型黏土矿物基复合材料、特种非金属矿新材料和多功能复合阻燃材料等精深加工制备与应用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在线检测、过程控制先进智能装备,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创新行业标准体系,构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配套协调的新型标准体系;编制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撑作用。
(二)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
满足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军民融合、区域协调、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对非金属矿功能材料的需求,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强的先进矿物功能材料规模化企业,研发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和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一批服务新兴领域应用技术,造就一批高端领军人才,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扩大内需、拉动市场消费、服务食品安全、带动充分就业,推动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三)以全面提升绿色发展能力为导向,构建生态文明新范式
以国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为契机,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将环保红线贯穿始终,有序推进非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建立矿山维护、开采复绿、尾矿利用与矿山资源开采同规划,与深加工产品同研发,与市场推广服务同主体的保障机制,加快实现矿山开采数字化、生产过程集约化、产品开发功能化;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矿山智能开采与产品绿色制造体系;重点研发尾矿全组分复配利用技术,实现尾矿全组分、大体量、高效利用的新突破;实现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改变,构建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文明发展新范式,为子孙后代留守一座瑰丽丰富的非金属矿资源宝库。
(四)以提高市场供给体系质量为导向,形成提质增效新格局
围绕超材料、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工程、深海深空极地开发、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高新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及化工、机械、冶金、建筑建材、交通、轻工、能源等基础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非金属矿资源禀赋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加强产经融合,深入两化融合,加快推进特色非金属矿产业园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产品优质、业态丰富、独具优势的产业效益新格局,为相关产业均衡发展提供高端、高效供给。
(五)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为导向,提升对外开放高水平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全面开放为指引,实践“一带一路”倡议,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提升国际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主动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挑战,坚持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相结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抢占高端技术制高点,努力形成主要产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技术专利成果跃居世界前列;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产业链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服务水平和竞争力;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标,积极转化国际标准,开拓主导制定国际标准途径,提高标准的国际化水平;重视运用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安全,减少贸易技术壁垒。争取早日跻身世界非金属矿强国行列。
三、非金属矿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的相关举措
(一)加快行业质量变革,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突破
举全行业之力,集中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重点研发未来前沿技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突破。
以资源绿色生态为牵引,研发新一代非金属矿开采技术。重点研发基于地勘大数据的膨润土、高岭土等粘土类矿山分类开采、分级利用技术并推广应用;构建重点矿种和矿山的数字化资源储量和利用模型,开展资源开发和动态经济评价,实现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的标准化管理。
以国家战略矿产为牵引,研发选矿及材料制备等先进技术与装备。重点研发石墨选矿提纯工艺及生产设备,大功率石墨基相变储能材料,核反应用石墨减速反射材料,高品质石墨烯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工艺及设备,以及萤石高纯精粉制备、伴生萤石矿的选别方法理论和选矿技术等。
以高端生物医药需求为牵引,研发纳米矿物精深加工技术。重点研究矿物材料设计与制备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纳米尺寸矿物材料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效应的关系、矿物材料微纳结构与医用性能的关系及稳定性,开发应用非金属矿物的纳米制备与精深加工技术;重点开展矿物基靶向药物精准治疗载体材料,辐射烧伤无痕修复材料,军用快速凝血止血材料,药物悬浮触变缓释增效材料,构建新型生物医用矿物材料产业体系。
以支撑现代农业为牵引,研发土壤改良与治理用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开展各类农田污染吸附分解治理材料,土壤改良成分调节材料,难垦土地的复垦与荒漠治理材料,高效农药载体材料,矿物复合肥料,农药催化缓释长效材料,农作物保鲜防霉材料和产品。
以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为牵引,研发环境治理等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开发推广密闭空间空气过滤分离净化材料,密闭空间废弃物吸附除味分解贮存再生材料,核反应堆屏蔽材料,核废料固化长效封闭处置材料,海上重油污染高效搜捕材料等。
以新能源领域开发为牵引,研发高性能矿物功能材料。重点发展光伏用高纯低杂变相石英材料,大倍率储氢储气材料;超前研发适应新能源时代的高纯石英、云母、叶蜡石、沸石储能材料等耐高温、高压及高导电性、高绝缘性和高阻燃性矿物原料、材料或制品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术。
以保障人民安全健康为牵引,研发新型黏土矿物基复合材料和多功能复合阻燃材料。重点研发满足健康、安全、环保需求的硅藻土、沸石、蛋白石、凹凸棒石、海泡石等多孔矿物基复合材料,及膨润土(蒙脱石)、高岭土等层(管)状结构黏土矿物基复合材料。如霉菌毒素吸附材料、甲醛等室内有毒害气体净化材料、室内调湿与防霉材料、制药和生化制品废水吸附材料、绿色节能建筑及人工湿地功能材料、高性能城市垃圾填埋场毒液防渗复合材料,环境友好、低毒高效、多功能复合的非金属矿物阻燃材料。
以国家重大战略为牵引,研发特种矿物新材料。着重研发海洋装备用涂层填料、海洋工程用高强填料、抗盐碱耐高温长效海上油气探采材料;叶蜡石烧蚀材料、层状矿物固体自润滑材料、金红石通信窗口材料;钙钛矿、电气石型结构等特种矿物新材料;攻关天宫空间站、国产大飞机、高速磁悬浮列车等用密封、制动材料;满足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及开发太空的高技术产业需求。
以技术装备升级转型为牵引,提升行业制造智能化实力。研发矿物深加工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改造技术与工程,建立覆盖整条生产线的成套集中控制系统。如节能环保智能成套工艺技术与装备,智能化大型光电色选技术与装备,超细粉体颗粒在线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推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非金属矿采选和深加工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快完成行业智慧矿山建设探索和智能制造进程。
以高质量标准为引领,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进标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编制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团体标准,在主要细分行业和关键领域,建立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团体标准协调配套的新型标准体系。一方面加快国际标准的转化,提高采标率,另一方面对有外贸需求的重点标准开展外文版翻译工作,力争在优势和特色领域发布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的团体标准。
(二)促进行业效率变革,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突破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行业的效率变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推动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突破。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要严格按照环境承载能力,科学采选,优化布局,实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支持和引导符合政策条件的矿山,向工业遗址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工业类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转型。
加大产业集群建设力度,坚持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融合、互为支撑,实现资源生态化、产业集群化、企业集约化。
加大管理创新力度,提升行业企业战略创新和市场配置资源、成本控制和市场应变能力、风险管控和危机应对能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支持实力雄厚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股权投资、创业投资,建立全球科研、营销及服务体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国非金属矿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
(三)深化行业动力变革,实现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突破
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开创增强质量效益的发展新局面。
发挥市场新动能,进一步统筹非金属矿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境外两种资源,将“走出去”与“引进来”更好地结合,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发展质量和效益。
孵化资本新动能,探索由行业协会协调社会资本与专业公司建立中国非金属矿投资发展基金的途径,鼓励投资重点从产能增长转向非金属矿精深加工、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开发新兴材料产业等领域。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参与国际市场投资与经营,完成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再到资本输出的不断升级。
培养人才新动能,造就一支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和敏锐市场洞察力、开拓进取能力强的行业领军人才和优秀企业家队伍。同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行业劳动者大军。
培育品牌新动能,打造行业的世界级知名产品品牌、知名产区品牌和知名企业品牌,成为提供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和高端产品供应的主要贡献者。 

相关产品

评论